如何扛过演艺寒冬?请收下这份“民营自救指南”
昨日,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在汇总了上海82家民营院团信息后统计得知,2019年上海民营院团全年演出场次达1.5401万场,全年总收入超2.5亿元。而截至记者发稿时,民营院团的绩效测评表仍源源不断地送到协会,预计2019年民营生力军“贡献”的演出场次将逼近1.6万场。
图说:沪剧《心归何处》在“上海优秀民营院团展演”中获奖 官方图
和2019年红红火火的势头相比,因受疫情冲击而导致“开局不利”的2020年让人倍感担心。在这张漂亮成绩单被频繁点赞的同时,这批演艺生力军要如何面挺过演艺寒冬迎来“春暖花开”,成为广大观众和艺术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。
事实上,仰赖市场晴雨表生存的民营剧团,在遭遇危机时也是最敏感、反应最快的一群。随着疫情暴发,剧场关门、演出取消等一系列连锁反应,让不少优秀民营剧团迅速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不同应对之策。或闭门苦练内功、或出击转战网络、或在新业态中寻求一席之地……这套危中找机的“民营自救指南”或能给更多处于困顿中的剧团带来启发。
图说:京剧武戏演员练功中 官方图
抓紧时机炼内功
“坐以待毙,那是不可能的。与其深陷焦躁不安白白浪费时间,不如趁此时机修炼内功。”自诞生至今已有27年的上海现代人剧社,无疑是民营院团中的老牌劲旅,历经风风雨雨近30年,“掌门人”张余面对突如其来的“惨淡”显得格外淡定:“当年SARS暴发的时候,演艺市场也曾遭遇冲击,当初的现代人还远没有现今这样‘强壮’,但我始终相信物质生活丰富到一定程度,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只增不减。”
图说:现代人剧社作品《小城之春》 官方图
事实证明,在SARS之后演艺市场也迎来一波反弹,作为过来人,张余能给到年轻的院团长们的忠告是:“这是韬光养晦的好时机,抓住身边最鲜活动人的故事进行现实题材创作,打磨孵化手里积攒的尚不够成熟的剧本,等待市场复苏的好时机。”
说到做到,“现代人”早在年假中就启动了新剧本创作工程。依托“场团合作”共创品牌这一成功经营模式而日益做大做强的“现代人”,在去年又新签了三个演艺新空间,凭借自身品牌影响为三个不同空间“度身定制”演出剧目。“我们同时招募了90后的年轻编剧,根据不同演艺空间的地理位置、建筑风格和周边氛围打造独一无二的剧目,而如今编剧们刚好利用这段时间’闭门写剧本’。”
图说:现代人剧社作品《万圣节游戏》 官方图
主动出击“攻为守”
老爷叔的经验之谈自然宝贵,80后的民营人则更倾向“主动出击、以攻为守”。在2019年创下664场演出佳绩的上海开心麻花剧团,早在去年下半年起就以高薪陆续签下数名颇具影响力的网络主播,副总经理陈强说:“当时,只觉得这是未来趋势,但并没想好为什么这么做,在线下演艺市场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后,我们的目标渐渐清晰起来。”
从来“危机”都是危与机并存的。疫情虽然是不可预估的,但即便没有这场暴风雨,民营院团也从来就在生与死的博弈中。“我们是靠市场吃饭的,观众就是衣食父母,我们所有的冒险都是千钧一发,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非生即死。然而,我们没有退路,唯有不断探索和尝试,找到观众真正热爱的,愿意买票进场的内容和形式,才是唯一活路。”
图说:开心麻花推出网络短剧 网络截图
面对这一次的危机,麻花选择抢占网络高地。“在行动前,你必须想清楚,你的演出为什么要上线,你拿什么内容来上线,如果仅仅是舞台剧目的’挪移’,那么显然你丢失的不仅是现场观看的震撼感,还有线下与网络不同语系的挑战。”
在这段“宅”家的日子,有人闲得发慌,有人却忙得跳脚。麻花就在这段时间里兵分三路繁忙运作着。剧团新招募的主播在网络平台开辟市场;以往埋首于舞台的喜剧演员们则在网络短剧中大显身手“圈粉”无数;而更多主创及幕后人员则“全体都有”参与《混沌大学》的网络学习,重新认识和思考在线新经济模式。
我不主播谁主播
同样深谙“厚积薄发”这一道理,也早已尝试网络“转型”的张军,近日正扎根在青浦课植园为一场盛大的直播做准备。这场园林音乐会借助课植园的自然景观,来展现实景昆曲的魅力。因牵涉到360度三维画面的呈现,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对于新晋的“网络主播”张军而言可谓挑战重重。
图说:“张军Online”直播间 官方图
从来奉新大胆创新、谨慎创作的张军,也是民营班主中最先闯滩网络的一批。早在1个半月前的情人节,张军就在B站开设了“张军Online”直播间,直播练功、直播练唱,把昆曲常识巧妙融于“脱口秀”中,为600年的古老剧种吸引最年轻最新鲜的目光。
在上海众多民营院团中,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虽然不是演出场次最多、演出收入最高的,却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。10年5部原创作品一步一个脚印,走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、走到德国汉堡举行的“玛塔·阿格里奇和她朋友们艺术节”、走上俄罗斯契诃夫戏剧节的开幕式。他频频代表“上海民营”在世界舞台亮相,展示上海演艺的力量。
图说:阿格里奇和张军在演出中 官方图
在张军的理念中,民营财力有限,戏不求多但求做一部精一部,最好部部永流传;民营家底微薄,所以要顺应时势求新求变,有需要时哪怕挺身而出“活”成主播。对企业而言“变,是不变的真理””;对民营院团而言“路,都是演出来的”。
沪剧联盟齐奋斗
被视作上海民营大军中的标兵,文慧沪剧团去年演出了整整486场,光基层演出场次就达271场。不足20人的演职团队拆分成两支轻骑兵,轮流下社区、到乡镇、进课堂,真正是从春寒料峭唱到寒冬腊月。主演杨音最忙碌时候一天三场校园“普及导赏”,晚上还要登台唱大戏,直唱到嗓子冒烟、精疲力竭。而往往就是短暂休息一夜,第二日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冲出去。
图说:沪剧《四月歌声》 官方图
2019年于文慧是转折之年。作为一家民营剧团,他们是难得能坚持每年创排新作剧团,而如今,他们更肩负起传播“乡音”的责任,将触角延伸到全市各个区县,努力“下沉”到社区、乡镇,走进学校和企业,为更多戏迷送戏上门,让更多孩子了解沪剧魅力。
在这个漫长的“自我隔离”期,文慧也在酝酿一个崭新的计划。考虑到一个团的人力、时间、精力毕竟有限,难以真正做到上海全市区覆盖地演出和普及,剧团计划携手更多民营沪剧团共创“民营沪剧联盟”,以更饱满的内容、更丰富的形式、更广泛地将沪剧这一本土剧种推广到上海各个角落。
文慧“大当家”王慧莉直言:“我们诚邀更多民营沪剧团加入,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的办团经验和管理模式,大家一同成长,携手并肩将我们最美的乡音传播到上海的每个角落。”